中国医疗器械的市场分析及投资机会预测

中国医疗器械的市场分析及投资机会预测,(2025 年至 2032 年!)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份额和行业分析,按类型(骨科器械、心血管器械、诊断成像、体外诊断 (IVD)、微创手术器械 (MIS)、伤口管理、糖尿病护理器械、眼科器械、牙科器械、肾病器械、普通外科等)、按最终用户(医院及其他、ASC、诊所等)和国家预测,2025 年至 2032 年
图1:2024年和203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收入按类型细分(十亿美元,%)
图2:2024年和203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价值份额(按类型划分)
图3:2024年和203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按最终用户划分的价值份额(%)
图4: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按公司划分)
表格列表
表1:2019年至203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收入(十亿美元)预测(按类型)
表2:2019年至203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收入(十亿美元)预测(按最终用户)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份额和行业分析,按类型(骨科器械、心血管器械、诊断成像、体外诊断 (IVD)、微创手术器械 (MIS)、伤口管理、糖尿病护理器械、眼科器械、牙科器械、肾病器械、普通外科等)、按最终用户(医院及其他、ASC、诊所等)和国家预测,2025 年至 2032 年
最后更新:2025 年 10 月 13 日 | 格式:PDF | 报告 ID:FBI113979
选择地区/国家报告 北美 欧洲 亚太地区 南美洲 中东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意大利 澳大利亚 韩国 沙特阿拉伯 中国 西班牙 印度 阿联酋 巴西 墨西哥

请选择 概括 目录 分割 方法论
• 概括
• 目录
• 分割
• 方法论
• 索取样本 PDF

关键市场洞察
收听音频版本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03.1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该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436.7亿美元增长到820.2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4%。
医疗器械是指用于医疗目的(例如诊断、监测、治疗或协助残障人士)的仪器、装置、机器或植入物。它们用于监测身体功能、修复和修改解剖结构或生理过程,以及辅助生育控制。
医疗器械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诸多益处,例如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简化临床工作流程,推动了市场显著增长。此外,由于医疗并发症的增多,中国外科手术数量不断增加,这也推动了对此类先进产品的需求。为此,一些主要公司正在开发和推出新设备,这将有助于预测期内产品采用率的提升。
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美敦力、强生服务公司和通用电气医疗集团。这些公司正致力于通过新产品发布、合作、收购和增加投资来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预计这些努力将帮助他们在未来几年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市场动态
市场驱动因素
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推动市场扩张
近年来,由于慢性病的流行,中国的外科手术数量显著增加。这些疾病常常导致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并发症。这类手术通常应用于骨科、心脏病科和肿瘤科。
此外,城市化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也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这些疾病通常需要先进的诊断工具和外科手术治疗。这一趋势推动了对微创工具、机器人系统和诊断成像设备的需求。
• 例如,根据NCBI 2023年11月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和香港约728家医院共进行了71,693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此外,中国医疗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大和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些设备的使用率的提高。政府致力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也导致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的手术数量增加。
为应对这一趋势,领先的公司正在开发经济高效且技术先进的解决方案,以支持大批量手术,并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多样化程度。这些因素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推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
市场限制
医疗器械成本高阻碍市场增长
尽管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广泛采用了 PET 和CT 扫描仪等先进医疗技术,但机器人手术工具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医疗机构,这些地方的小型医院和诊所往往缺乏投资这些技术的财力。
• 例如,根据南京普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23年8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一套达芬奇系统的平均产品价格约为32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培训、维护和运营成本。
高昂的初始投资导致城乡医疗质量差异,从而导致全国范围内医疗设备普及率低下。此外,尽管国内制造商具有成本竞争力,但在产品质量和性能方面往往难以与知名国际品牌相媲美。这导致医院选择价格高昂的进口设备,以追求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造成高投资压力和有限的投资回报。预计这种情况将在预测期内阻碍市场增长。
市场机遇
家庭医疗保健和可穿戴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近年来,中国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加上人口老龄化,已将重点转向长期护理和自我监测解决方案。例如,根据NCBI于2024年8月发布的数据,由于人口老龄化,中国的家庭医疗保健需求将迅速增长。这一趋势预计将为领先的家庭医疗保健和可穿戴设备公司创造重大机遇,以增加心电图监测仪、血糖仪、智能体温计和健身追踪器等设备的供应。
此外,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推动了对血压监测仪和脉搏血氧仪等远程监控解决方案的需求。近年来,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转变,推动了家庭诊断设备的普及。为此,国内企业纷纷进入市场,为合作和收购提供了机会。此外,现有企业正专注于扩大分销网络,推出用户友好、价格实惠的产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普及率。这些发展预计将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市场拓展机会。
市场挑战
监管复杂性和冗长的审批时间限制了市场增长
尽管中国政府努力简化审批流程,但中国复杂的监管框架仍然是国内外医疗器械制造商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要求进行多阶段临床评估、技术审查和测试,这往往会延迟医疗器械的上市审批,尤其是对于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而言。
• 例如,根据NCBI 2025年3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所有医疗器械在中国销售前都必须获得产品和生产许可证。第一类医疗器械需向地方政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提交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则需经地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代表注册并获得批准。第三类医疗器械和进口医疗器械必须在中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并获得批准,国际制造商还必须在中国设立法人实体进行注册。
与美国FDA和其他国际监管框架不同,中国的审批流程经常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这可能会扰乱全球制造商的商业化计划。这些因素预计将对先进医疗器械的引进构成挑战,从而阻碍市场增长。

医疗器械市场趋势
人工智能(AI)在诊断和成像领域的融合成为主流趋势
当前,随着医疗保健向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工智能 (AI)的普及正在推动诊断和影像设备行业的需求。这一趋势得益于中国完善的医疗基础设施和不断增加的先进技术投入。人工智能正在发挥变革性作用,尤其是在放射学和其他诊断影像领域,它能够实现流程自动化、提高准确性并简化临床工作流程。因此,领先的公司正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技术,这有望推动此类工具的创新和普及。
• 例如,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2024年9月发布的数据,中国政府数据库确定了截至2023年7月已在该国批准的59种人工智能医疗设备。
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系统现在能够更准确、更快速地检测肺癌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早期迹象,从而推动中国各地医院越来越多地采用人工智能成像解决方案。
此外,医疗机构和培训机构正在实施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的培训项目,预计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影像诊断的采用率,重塑诊断格局。
索取免费样品 了解有关此报告的更多信息。
分割分析
按类型
随着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增多,体外诊断(IVD)行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类型,市场细分为:骨科器械、心血管器械、诊断成像、体外诊断 (IVD)、微创手术器械 (MIS)、伤口管理、糖尿病护理器械、眼科器械、牙科器械、肾脏病器械、普通外科等。
由于艾滋病毒和肝炎等传染病的蔓延,预计到2024年,体外诊断(IVD)行业将占据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最大份额。这将推动中国临床实验室、医院甚至家庭等各种环境下体外诊断设备(IVD)数量的增长。为此,各大公司正在扩大其在中国的IVD销售网络,从而提高其普及率。
2024年,糖尿病护理领域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对血糖仪等家用监测设备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这导致家用监测和治疗设备的需求激增,促使领先企业推出更多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
• 例如,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14798.12万人,患病率为11.9%。
要了解此报告如何帮助您简化业务,请与分析师联系
按最终用户
医院和 ASC 部门占主导地位,因为这些场所的患者就诊次数较多:
根据最终用户,市场细分为医院和诊所、制药和医疗设备制造商以及其他。
2024年,医院和辅助医疗中心(ASC)占据主导地位,这得益于其设备齐全的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和其他设施,从而增加了患者就诊量。这些机构提供一站式多种服务,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享受折扣并节省了时间。此外,中国国际医院的扩张也有望刺激这些机构对先进医疗设备的需求。
• 例如,2024年9月,中国宣布计划允许在全国九个地区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诊所细分市场预计将在2024年占据中国市场的第二大份额。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诊所数量的增长。神经内科诊所、糖尿病诊所等对诊断和治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主要参与者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丰厚的机遇。
竞争环境
主要市场参与者
主要参与者专注于技术进步以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呈现分散结构,到 2024 年,美敦力、强生服务公司和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等几家公司将占据相当大的份额。这种主导地位归因于该国专注于部署技术先进的设备,以支持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
其他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雅培、荷兰皇家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和BD。这些公司正在通过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加大投资力度以确保产品获得批准,从而加强其在中国的业务。预计这些努力将有助于它们在预测期内扩大市场份额。
主要医疗器械公司名单
• 美敦力(爱尔兰)
• 强生服务公司(美国)
• Koninklijke Philips NV(荷兰)
• 霍夫曼-罗氏有限公司(瑞士)
• 波士顿科学公司(美国)
• 费森尤斯医疗股份公司(德国)
• GE医疗(美国)
• 西门子医疗股份公司(德国)
• 前锋(美国)
• 雅培(美国)
• BD(美国)
主要工业发展
• 2025 年 7 月– Ypsomed 获得 NMPA 批准,Maxdutide 是同类首创的双胰高血糖素 (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激动剂,使用 YpsoMate 1.0 自动注射器给药。
• 2024 年 5 月——美敦力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批准,在中国向医院销售其 Symplicity Spyral 肾去神经支配 (RDN) 系统。
• 2023 年 10 月——波士顿科学公司宣布计划在上海建立第一家制造工厂,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
• 2022 年 1 月——微创医疗科学公司的 Toumai SP 腹腔镜获得 NMPA 批准,这是一种适用于中国空间受限手术室的手术机器人。
• 2021年11月——GE医疗在中国无锡工厂推出第五代Fortis系列全身超声产品。
报告范围
该研究报告提供了详细的市场分析,重点关注关键参与者、竞争格局、类型和最终用户。报告还提供了对市场动态和市场趋势的洞察。报告还重点关注关键行业发展和新产品发布。此外,报告还涵盖了过去几年推动市场增长的若干因素。
请求定制 以获得更详细的市场洞察
报告范围和细分
属性 细节
学习期间 2019-2032
基准年 2024
预计年份 2025
预测期 2025-2032
历史时期 2019-2023
增长率 2025年至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4%
单元 价值(十亿美元)
分割 按类型
· 骨科器械
心血管设备
诊断成像
体外诊断(IVD)
· 微创手术设备(MIS)
· 伤口处理
糖尿病护理设备
· 眼科设备
牙科器械
肾脏病学设备
· 普通外科
· 其他的
按最终用户
医院和 ASC
诊所
· 其他的
常问问题

今日: 5 | 累计: 269

Related posts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